第四堂,開始做竹籠!(4寸半) 蒸籠最外層的竹蔑4cm寛,長度一定要準,如果長度不一,做出黎的籠就不能一層蓋一層啦。雙手捉緊兩端,然後反手一屈,用力用左手捉實,右手用「竹夾」夾住(竹夾製作下次講),加埋個鐵圈。 然後鑽2個窿,上下割一刀,穿銅線,線頭藏入竹蔑重疊之間。上下的割口藏入銅線,避免銅線外露磨損。 唔一定用銅線,也可以用「藤」。 然後就是彈竹~這部份特別有趣 第二堂盼師傅第一次示範時,彈竹屈到裂開左,我地同學「哎呀~」左一聲,師傅無理到,照用~~我一直以為師傅失手,直到…..今日我才知道這個係一大技巧!彈竹的長度比度量時加多3MM,屈入去圓形的外皮時,你會發現好難入,所以師傅刻意會雙手推彎竹蔑,再讓竹蔑「彈」番入黎,這樣做,竹蔑就充份撐開外層,這個張力亦令竹籠咁圓咁實淨。 如是這,做4層「彈竹」。 然後安上最入一層,和外層做法一樣。不過記後銅線口向番外面。
放入編制好的竹底。在底部做2層「彈竹」。 最後,打竹釘~先鑽上4+下4個窿(或5+5個),用剪鉗剪成釘,打入D窿度,用鎚仔揼平釘的尖,揼到開花咁!點解唔用鐵釘?因為鐵釘唔伸縮,用得耐會鬆,而竹釘遇水用脹大,緊緊扣入竹之間!
0 Comments
Leave a Reply. |
AuthorHi~我是Inkgo。在此,我會寫下平日的創作過程和分享做藝術家的點點滴滴。大家要意見和疑問都歡迎聯絡我! Categories
All
|